法制周报讯(通讯员 梁茜)2021年8月,苏仙区某装饰公司因拖欠65名劳动者共约56万元劳动报酬,被65名劳动者投诉到区人社局。区人社局立案调查核实后,依法先后对装饰公司下达限期改正指令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但装饰公司对此表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并以股东内部与另一辖区的某装饰有限公司存在纠纷为由,互相推诿,经行政调解仍无法解决。
2021年10月,区人社局以该公司涉嫌拖欠劳动报酬罪将本案移交苏仙区公安分局处理,但因证据不足等原因被退回,纠纷处理陷入僵局。65名劳动者听闻后,情绪激动。
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了解情况后,主动介入,指派苏胜清、陈智锋、王洪亮三名经验丰富的律师和法律服务者进行调解,但因各股东未达成一致,第一轮调解失败。三名调解员没有气馁,在苏仙区“大信访 大调解 大稳定”办公室领导的支持下,邀请区人民法院、区公安分局、区人社局、白鹿洞街道、香雪桥社区等各个部门进行案情研判。在对案件关键因素进行梳理后,又多次组织调解,并在12月23日促成书面调解协议,但该调解协议因部分股东突然反悔,拒绝签字,调解再次搁浅。

眼看年关将至,65名劳动者工资却仍无着落,区矛调中心领导高度重视,要求调解员尽快再次组织调解。三名调解员再次梳理总结了前几次调解情况,依据法律法规拟订责任划分方案后又一次组织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以各股东愿意各自分担拖欠薪酬的心理为突破口,摆出大量法理依据和事实劝导各股东在求同存异的大前提下展开协商。经过反复的说理说法,内部股东终于放下其它争端,于2022年1月26日就65名劳动者工资问题签订书面调解协议,将65名劳动者共56万元劳动报酬分解到4名股东名下各自负责。至此,该起跨辖区、涉及人员多、重大复杂的涉访矛盾纠纷终于通过合法渠道得到解决。
据悉,近年来苏仙区创新推出“三位一体”工作改革,整合苏仙区中心城区社区法律顾问、人民调解、法律援助三支队伍职能,利用驻公检法调解室、街道办事处法律顾问、城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等现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与区“矛调中心”实行人员共享、信息共享,加强律师参与人民调解工作,促进矛盾纠纷调处职业化,助力难案积案的化解。今年成功调处了“舒儿呔”品牌固体饮料、工业园孵化基地项目施工等重大复杂矛盾纠纷,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稳定。
责编:刘建军
来源:法制周报









